謀求體育資本結合共發展
由廣東海外友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立的廣東海外友好體育文化產業基金于2015年12月11日正式宣告成立,這標志著中國體育界又一個專業的產業投資基金誕生了。
基金類型為合伙制基金、規模十億元,首期到位資金一億元人民幣。其中廣東省體育基金出資100萬作為有限合伙人。廣東海外友好體育文化產業基金將專注于投資體育賽事和文化項目,國有體育文化資產,體育文化產業企業股權,參與體育文化產業上下游企業的并購等。
2014年國務院出臺《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釋放出體育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的信號,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體育產業領域,拓寬投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體育制造、服務等類型企業上市,同時文件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萬億。政策利好加上廣闊的市場前景,在這樣的“風口”下,一夜之間諸多上市公司開啟設立體育產業基金風潮,包括貴人鳥體育基金、探路者和同體育產業并購基金、智美紅土體育基金、雷曼凱興體育文化基金、國旅中和體育并購基金等等,各類體育基金紛紛涌現。體育基金通過孵化和投資新型的體育產業項目,和原有資源形成互動,完成產業鏈拓展。但是面對著中國初級的體育產業,如何選擇適合的投資項目,是擺在所有體育基金面前的難題。
目前,我們的體育基金項目池已經儲備了歐洲主流足球聯賽超級杯的賽事,以及歐洲著名足球俱樂部中國行等原創體育賽事活動。
2014年年底,由北控集團與北京市體育局協商設立的北京市體育發展投資基金是中國首支有政府參與投資運作的基金,該基金主要用于發展國際化品牌賽事落地、職業化體育俱樂部引進運營(三大球、高爾夫項目等)、青少年體育發展(后備力量引進及培養、賽事活動等)、體育經紀服務、綜合性體育場館運營、綜合性國際體育展會等方面。
2015年,廣東海外友好體育文化產業基金,成為了中國第二支有政府參與投資運作的基金。基金除了用于引入國際品牌賽事外,更重要的是將用于扶持發展本地群眾體育賽事活動。
基金設立背景
根據國發〔2014〕46號《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家將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社會氛圍,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
伴隨我國總體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國的體育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的來臨。整個體育產業將全面向社會開放,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并利用完善政策,減少稅收,增加供給,引入資本等綜合手段促進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
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將形成:
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健身休閑、競賽表演、場館服務、中介培訓、體育用品制造與銷售等體育產業各門類協同發展,產業組織形態和集聚模式更加豐富。
產業環境明顯優化。體制機制充滿活力,政策法規體系更加健全,標準體系科學完善,監管機制規范高效,市場主體誠信自律。
產業基礎更加堅實。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群眾體育健身和消費意識顯著增強,人均體育消費支出明顯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5億,體育公共服務基本覆蓋全民。
對照我國2013年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們離這一目標還有一定距離,而要實現這一目標,目前單一的體育產業發展模式是遠遠不足的。產業資本的介入將通過更加強有力的資本力量,更高效的運作機制,更大規模的產業整合和外部資源的整合加速這一目標的形成。
而在我國32個省份中,廣東省無疑是我國體育發展最快也最好的省份,廣東省2012年體育產業總值達 1798.22 億元,占全省GDP的1.02% 。這一數據遠超我國的平均水平。
同時廣東擁有著發展體育的良好的環境基礎和社會基礎。廣東省環境優美,氣候適宜,是體育發展的良好載體,而廣東省GDP總額為6萬億元人民幣,居全國首位,良好的經濟基礎也奠定了其體育消費和發展的基石。
廣東省作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省份,市場經濟發達,政府透明民主,人民生活質量居全國之首。在廣東近幾年的體育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人民健康運動意識越來越濃厚,而各種官方的、民間的運動組織、協會、團體不斷涌現。各種健身俱樂部也遍布社區。而廣東省的體育產業企業數千家,超億元規模的就有上百家,這些優質的企業組成了廣東省體育產業的重要支柱和推動力。
有著如此良好基礎的廣東省,必將成為我國體育產業大發展的龍頭,引領我國體育的發展方向。
本基金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成立,基金將立足于廣東,并向全國其他地方延展。基金將體育賽事作為基金的基礎產業,并在此基礎上,對體育產業的相關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依托基金的強大優勢和資源,在對企業進行財務投資的同時,和企業的管理、業務、發展等各個方面形成協同效應,使企業快速做大做強。在獲取基金收益的同時,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體育產業的重要推動力量。